點擊數:20682019-01-18 09:49:47 來源: 重慶實驗臺_重慶通風柜_重慶實驗室家具_重慶哥爾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
基于髙校的智能實驗室建設
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以互聯網和智能設備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己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行業。作為教育領域的排頭兵,現代信息技術引發了高校在教學、科研、管理等各方面的變革,甚至己經成為高校在信息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新動力。使用信息手段和網絡技術,建立智能實驗室管理系統,能有效提高實驗室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益,減輕管理部門和實驗人員的工作負擔,促進實驗室資源共享和開放管理的實現[1]。
一高校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情況
隨著高校實驗室建設水平的提高,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大大増加,對工作的規范性和高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傳統的實驗室管理模式己不再適應,甚至產生了巨大的阻力,暴露出信息滯后,使用效益差、管理效率低等問題。傳統實驗室的信息化改造己是大勢所趨。
二智能實驗室的管理優勢
建設智能實驗室,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優勢,使原始的資料、設備、項目、人員的管理通過網絡技術、多媒體技術、模擬仿真技術等來實現,并帶動開放管理等模式的創新
它主要具有以下意義和優勢:
1髙校信息化的重要部分
高校信息化是學校在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重要舉措。作為高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礎與載體,智能實驗室管理系統的建設是高校信息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。
2實現數據實時和動態響應
信息化管理能夠實時反映出實驗室的真實情況,主管部門可隨時查詢儀器設備使用情況,實驗室人員可隨時查看實驗課程情況,以便及時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。為實現動態響應創造了條件,有利于實現自動化管理。
3提髙實驗設備利用率
網絡化的信息化管理實現了實驗室信息的共享,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途徑。借助于系統,實驗人員能夠快速掌握全校的實驗室資源信息,從而使實驗室的使用效益得到充分發揮。同時,管理部門能借此對實驗室資源進行優化配置。
4提升管理工作效率
信息化管理能夠通過實驗室信息的隨時更新,自動生成統計報表上報,將實驗室管理人員從繁重的信息統計工作中解放出來,從而將精力投入到實驗平臺、資源等的建設工作中。同時簡化行政程序,縮短處理周期,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。